圖文來自耕心雜誌
獄見耶穌真自由
坐在開往台南戒治分監的路上,對我們更生人來說,感觸與一般人截然不同。就如同一位弟兄所說:「以前是坐著囚車進來,如今卻坐遊覽車;以前是階下囚,如今卻成為座上賓。」這一切的改變,都從我們遇見耶穌基督那一天開始。 #監獄生活失自由
在我們短暫的屬世客旅當中,一定會有很多第一次,讓人無法忘懷。民國八十九年那個小年夜,正是我永生難忘的人生經歷。那是我第一次坐著囚車前往看守所,第一次被扣上手銬,第一次體會一群人被銬在一起的感覺,第一次明白,原來周潤發演的《監獄風雲》不是電影,而是我日後的生活寫照,也終於明白,數字竟然可以成為我的名字。
從踏進監獄的那一刻起,我的身體就失去了自由。但是,早在犯罪的那一刻開始,我的靈魂就失去了自由。在與手銬、腳鐐與鐵鏈為伴的日子裡,我深刻體會到身體不自由有多麼難受。心中猶記,當我雙手被反銬在背後,那種強加在身體上的捆綁與束縛、不能自在移動自己的四肢,整個人就像被火燃燒般,以及那種想要跳起來卻又無法盡如己意的感覺,那種痛苦實在難以言喻。
#享受罪中之樂
果然,人是頑梗悖逆的受造物,適應能力與犯罪能力一樣堅強。我還記得,後來腳鐐竟成了我們較勁的一種休閒器具,比看誰穿褲子速度快(在違規房時),比看誰的腳鐐較新較亮,比看誰的腳鐐較重較大。
回顧昔日沉溺罪中的我們,竟無知的把恥辱當榮耀,拿荊棘作冠冕,在走向滅亡的道路上仍高唱凱旋歌曲,如今想來,真是何等可悲。
#遇見耶穌心自由
直到遇見耶穌,我才發現,原來自己曾經失去的,不僅是身體上的自由,我的心靈根本也從未自由過。直到離開了監獄,在中途之家的一年多裡,我才漸漸喜歡上這樣的人生,喜歡上這種平凡安靜的生活。
有一天晨更時,我觀察自己,擠在一間小小的辦公室裡,與一群人合唱詩歌、讀聖經、分享不同的生命見證,曾幾何時,我竟然會過上這樣的生活?換個角度來看,世上的人如果看見我們每天花兩個小時,坐在小板凳上,數算神奇妙的恩典,一定會覺得不可思議,可能還會笑我們「頭殼壞掉了」。
#我的人生祂決定
從前我以為自己很自由,可以憑著自己的能力和資源過我想要的人生,結果卻反倒失去一切,賠上大半輩子。
如今的我,自己交出主權,讓耶穌來作我的主人,我反而得享不怕遭害、沒有恐懼、不犯罪的自由,以及懂得愛的自由。
當我們在靈裡、在耶穌基督無限寬廣的救恩之中,我們才真的擁有自由,如同聖經所說:「主就是那靈,主的靈在哪裡,那裡就得以自由。」(哥林多後書3章17節)因為我們已經是「出死入生」了,已經被耶穌救贖回來,罪不能再捆綁我們了,一切的一切,都在基督裡更新與釋放了。而這,才是「真自由」!
【#幸福練習】
你是否也被困在某種有形或無形的牢獄之中呢?願你能在耶穌裡得著真正的心靈自由!
作者:王家俊(台北市)
哈瑪星漁港老大信主記
我從小在高雄哈瑪星漁港邊長大,父親是船員,長年在外海捕魚,短則半月、長則一年不在家。父親愛好賭博,夫妻常常為此爭吵而在家裡上演全武行。長兄如父的觀念,驅使我不自覺想要保護弟妹與母親,卻選錯了方式……。
對讀書不感興趣的我,人雖在教室裡,魂卻早飛到外面的花花世界。國一開始打架鬧事,國二上學期因曠課太多而被休學。從此由兼職的混混轉為正職流氓,成天打架鬧事,耽溺在暴力為我攫取的「勢力」。
一開始混黑社會時,我就選擇不跟老大,反而專砍老大,凶狠的行事風格讓我在地方上混出名號。16歲那年,我開始集結勢力到賭場收保護費,勢力越來越壯大,就進入哈瑪星漁港收取保護費。
民國六○年代我賺了很多錢,烏魚季時三天進帳就有兩、三萬。然而,不義之財來的快也去的快。成天出入賭場、圍事,終於在一次賭場糾紛中,我犯下殺人未遂罪,被關進高雄少年感化院。
#吸毒容易戒毒難
監獄高牆無法阻隔「我們與罪的距離」,原本對吸毒非常排斥的我,竟在感化院中嚐到同儕走私入監的毒品滋味。後來越陷越深,被毒癮捆綁,二十多年來進出監獄七次之多。
妹妹信主後有次對我說:「只有福音能幫哥哥戒毒。」我內心嗤之以鼻,心想我為了戒毒已跑遍全台不下十間專門戒毒的診所、花了大筆金錢,仍不見效。信耶穌就能戒毒?真是癡人說夢話!妹妹打電話請高雄住家附近永安教會的傳道人關懷我。我勉強答應妹妹去教會看看,只想虛應故事,心底盤算著:「說不定,還能從妹妹那裡再挖些錢來買毒……」
#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信仰?
到了教會,毒癮在體內蠢蠢欲動,我如坐針氈,根本聽不進去牧師的話。滿腦子想著,等一下要去哪裡找毒品。去了教會兩次我就放棄了。然而,永安教會戴榮福執事依舊殷勤的到我家中探訪,當時仍受毒品纏身的我既自卑又懊惱,一直趕他走,但他還是不斷來訪。
我暗自希奇:「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信仰?像我這種毒蟲,有如過街老鼠,人人喊打。這些人為何還要一再主動來關懷我?」福音的種子悄悄在我心裡萌芽。
兩年後,外公臨終前,因母親家族中已無男丁能承接祭拜神主牌的責任。妹妹建議用基督教儀式為外公辦後事,就可省免除這些禁忌與限制。牧師和教會弟兄姊妹接到消息,趕到加護病房致意關心,並帶領外公決志禱告。隔天,外公平靜安息主懷。
我在一旁看著這群人,心中再度希奇:「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信仰?一般人對喪家敬而遠之,為何這群基督徒卻百無禁忌,還主動給予安慰關懷呢?」他們的平安到底從何而來?我將這份好奇與感動收藏在心中。
#生命改變戒掉毒癮
此後只要教會有聚會,我都會去參加,也會帶著母親同行。剛開始,爸爸還會嘲諷:「現在是怎樣,去教會就會飽了?」其實爸爸一直在偷偷觀察我的改變。後來父親生病,我隨伺在側,原本冰冷的父子關係得以修復。就在我決定受洗那天,爸媽也受到感動選擇在同一天受洗。
外公去世後,我雖開始穩定聚會,但仍無法斷掉毒根。於是,我開始培養跑步習慣,求神幫我戒掉毒癮。奇妙的事果然發生了!同樣一批海洛因,同夥的人施打後有感,但我卻毫無感覺。剛開始以為劑量不夠,後來加重劑量,依然無效。幾次下來,花了錢打了毒卻都起不了作用,毒癮就這樣「優雅的」戒掉了。
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信仰?因著妹妹的代禱,福音進入我心中,洗滌我汙穢不堪的過往。感謝上帝,從身邊許多基督徒身上讓我學會愛的真義。終於,我走出毒窟、重獲新生,與家人關係也得以在愛中修復。
如今,感謝上帝使用我,與基督教更生團契的弟兄姊妹一起進入監獄服事,傳講自己的生命見證,鼓勵受刑人。真的,只要你願意,時間永遠不嫌遲,靠著主耶穌的力量,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有機會得到改變!
作者:口述◎蘇榮文 整理◎馬涵琳(台南市)
母親教我寫詩
自從學校畢業後,媽媽總是擔心我學壞,常常耳提面命,都被我解讀為碎碎唸,而且不經意會對她頂嘴或咆哮。後來,我不耐其煩,就獨自搬到外面住。在一人飽全家飽的狀態下,根本忘記關懷家中母親是否溫飽,只有當自己經濟拮据時,才會想起她。平日省吃儉用的母親,對我總是出手大方。妹妹不時會調侃母親重男輕女,不滿母親對兒子百般縱容溺愛。
或許是因為我不懂珍惜擁有的一切,以致後來觸法、被禁錮在黑暗的牢籠之中。吃的是粗茶淡飯、穿的是陰鬱囚服、睡的是竹蓆大的小床、活動範圍受限,更甭提娛樂了。無論時間或空間,樣樣皆失去自由。與以往要什麼有什麼的自在生活相比,真如天淵之別。我曾在牢中賭氣不吃飯,企圖餓死自己,也曾期盼自己一覺不醒,但總被連連惡夢驚醒,身心飽受折磨。
原以為人生不會比現在更慘了,未料,前陣子得知母親手上的皮膚漸漸潰爛,老人家免疫力越來越差,我開始擔心母親無法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。醫生指示要避免刺激手上的傷口,然而母親天生潔僻,動不動就要碰水。我在信中叮嚀她要定時塗抹藥膏,要多吃蔬果、多喝水、多休息,等手好了才能使用最愛的肥皂。我也答應母親我會改邪歸正,要她健健康康等我出去。
我知道母親疼惜兒子,信裡字字發揮兒子的「義務」,一連寄上好幾封,儼然承襲母親嘮叨的衣缽。如今才明白,母親的叨念是多麼寶貴啊!
此次我鑄下大錯,最傷心的莫過於母親。如今,她被拘囿在老化身軀與固著的習性裡,所受的磨難不亞於桎梏中的我,而且還要擔心兒子在獄中是否遭人欺負。母親的無奈及無助,為兒子滴下的淚水,都烙印在我心中,每當想起自己過去的荒唐,深感慚愧。
還記得童年時唱過的詩歌〈愛的真諦〉,當時只覺旋律優美,無太多感觸。如今在獄裡重新唱起,心中竟泛起陣陣漣漪。母親的愛,我絲毫無疑,縱使兒子遠走他鄉或身陷囹圄也不改變。
日前,我靈機一閃,把這首詩歌改寫成〈孝的箴言〉,將自己重新盡人子孝道的想法抒發其中。感謝上帝,從未寫過詩也沒有詩人浪漫情懷的我,為了母親,我願意挑戰自己,將這份心意記錄下來,提醒自己也勉勵他人。
向母親獻上這首拙詩,感謝她用歲月和眼淚教導我這個不孝子,求神上帝幫助我,有足夠的力量和愛去實踐自己在這篇詩中所寫的,努力彌補那尚未完成的孝道。
#孝的箴言
孝是終生侍奉又有敬重
孝是不棄嫌
孝是不傷天不害理 不做自殘的事
不求己身的溫飽 不傲慢頂撞
不貪圖父母的財
不獨享專寵只共樂天倫
總是順從 總是殷勤 總是關懷
守護長遠 守護到永久
孝是至死不渝
作者:黃敏郎(桃園)
勇者的背影閃耀溫柔光
十多年前初入橋頭教會,孫兒們尚在牙牙學語稚齡,唯恐喧擾肅穆敬拜,因此選擇坐在末排位置。久了,不但習慣老位置,也習慣視角正前方一個在優雅中藏不住風霜的背影。
有天與孫兒閒聊,他們都還記得曾有一位親切的阿祖,總在他們淘氣時,三不五時給糖甜嘴、給玩具哄開心,小小心田銘記送暖之情。我恍然想起孫兒口中的阿祖,其實就是我心中那熟悉的背影,她就是高齡八十八歲的張媽媽。這一份感動提醒我,該去探望老人家了。
【#農家女嫁作富紳婦】
這日唐突造訪,張媽媽正專注翻著一本泛黃的老相簿,我很幸運的能與她分享,一起複習她曾有的歡笑,聆聽她濃濃的思念,細訴遙遠唏噓的往事。
張媽媽生長於客家農村,繁忙的農務迫使她中斷三年日治小學的教育,由於體力不堪負荷農務的操勞,她暗自許下心願,將來絕不嫁作農家婦,不想這絲念頭卻牽絆住她上下兩場不同的人生。
那一年,她二三年華,媒妁舌燦蓮花,婚配長她二十歲的丈夫為偏房,只因夫家不用務農,家境優渥,丈夫和原配是作育英才的教師,因膝下無子,才納偏房添丁。一場名媒正娶、風光體面的婚禮,安撫了她內心幽微的糾結與矛盾。
當三男一女相繼出世後,孩子由原配一手撫養調教,張媽媽樂得輕鬆,只管料理三餐。一手好廚藝讓美味在舌尖翻滾,擄獲一家大大小小的心。亙古以來,偏房門前總是是非多,面對異色的眼光和碎語,她不僭越,安分守己,溫柔吞忍,防杜悠悠之口,日子很是順心。反而是丈夫虔誠的基督信仰,讓她精神上倍感壓力,只能敷衍配合。
【#榮華富貴轉眼成空】
人在安逸之中,容易將一切恩典視為理所當然,一味享受恩典,就容易疏忽天有不測風雲的危機。一場令她措手不及的困頓人生隱然潛藏在丈夫交友廣濶、好人做到底的掌聲喝采中。丈夫為人作保,導致債台高築,債主紛紛上門,娘家人因她的遭遇訪遍神佛,當然,神仙下不來黃金雨,無助燃眉之急,當下唯有賣盡家產還債,才是保全一家平安的唯一方法,從此全家賃屋而居,榮華富貴頃刻成灰。
雖然大房的大姊日夜迫切禱告,她焦急軟弱的心卻剛硬悖逆,暗自嘀咕:「木已成舟,妳的上帝在哪裡?」眼前,丈夫失意自棄,怏怏不樂,大姊膝前圍繞嗷嗷待哺的稚兒,回想昔日冷眼環視養在後院晃悠啄食白米的火雞,以及一家人在風雨夜共享一鍋香甜和溫暖,在炎夏暑熱同享皎白明月和沁涼夜風之景。如今,糧缸罄空,美夢乍醒。她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,粗活細作,來者不拒,每天披星戴月,片刻不得閒。
【#溫柔堅定禱告聲】
不料獨木難撐大廈,油盡燈枯。她幾度病倒床榻,椎心刺骨之痛,讓她再度質問:「眾人稱頌的全能上帝,祢在哪裡?」
這時,隔房傳來大姊的吟唱詩篇廿三篇1~6節的禱告聲:「主耶和華是我牧者,我必不致缺乏……我雖然行過死蔭幽谷也不怕遭害,因為祢與我同在。」張媽媽彷彿聽見上帝柔和聲音說:「受苦的人,我的恩典夠妳用。」一股從未有過的力量止住了涓涓淚水,那天她竟一夜好眠。從此她學著禱告,上帝的愛支撐她向前,走出讓一家溫飽的路,也心甘情願走入教會,親近救主。
當孩子們長大,以為日子否極泰來,殊不知接踵而來的不幸再度考驗張媽媽的信心。和她相濡以沫的大姊竟一病不起,長期臥床。正值青春年少的一對愛兒也飽受病魔折磨。歷經千揉百挫的磨難,張媽媽語意堅定的說:「不怕。」因為上帝是信實的,必不叫試探過於人所能承受的。在受試探的時候,上帝總會為人開出一條路,叫我們能忍受得住。(聖經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)
【#扶掖侍藥姊妹情】
她感恩順服,想起聖經中記載,約伯在一夕之間兒女家產全失、天倫夢碎、遍體膿瘡,卻仍相信上帝,後來得到上帝加倍的祝福。於是張媽媽擎起盼望,勇敢面對明天,甘心樂意在逆境中倚靠上帝,一家人松蘿共倚,同舟共濟。在大姊臥病期間,張媽媽日以繼夜,扶掖侍藥,親力親為,直到大姊百歲長壽安息主懷。在左鄰右舍眼中,張媽媽堅定的信心、無怨無悔的付出,是基督徒最美麗無瑕的福音見證。
歸去時,在曖曖春陽裡,我不禁鼻酸,我問張媽媽是否願意在《耕心》與更多人分享上帝賜予她的恩澤,她爽快答應了。一股暖暖的愛在我心口翻湧,好久,好久。
作者:陳淑靜(台南市)
婚後一直和公婆住,看著他們從中老到衰老,內心儘管不捨,但身為上班族的我也只能心有餘而力不足。記得二○一二年年中,我開始陪伴公婆去教會做禮拜,在車上,先生問我:獨自帶兩位「老人」出門,沒問題吧?我告訴他,別的地方我沒把握,但若是去教會絕對沒問題,因為教會有許多弟兄姊妹會幫忙。
二○一二年十一月,九十歲的公公因心肌梗塞而撒手人寰,於是每個禮拜日陪婆婆去教會更是我的責任。那時我尚未認識上帝,一開始完全聽不懂牧師在講什麼。但是每當唱詩歌時,卻常會因感動而掉下眼淚。當時的我,面臨照顧公婆的壓力,還有工作上的重擔,以及煩惱孩子畢業後找工作的事,常常覺得自己快被壓垮了。於是,我開始試著和這位創造天地的上帝說話,雖然未必能得到滿意的結果,但在禱告中,我內心卻得到了依靠和安慰。
記得有天做完禮拜回家的路上,向來走路小心翼翼的婆婆竟然跌倒了,回到家後,我發覺不對,趕緊帶她去醫院檢查,醫生說婆婆髖骨裂開,必須馬上開刀。當下我們婆媳倆雙手扶著輪椅、低頭迫切的禱告,我永遠無法忘記那一幕──高齡八十八歲、骨瘦如柴的婆婆對上帝完全信靠與交託的神情,令我深受感動,對這個信仰產生敬意。
二○一七年四月初,九十歲的婆婆因進食噎到而蒙主恩召。婆婆曾跟我說她很怕死,但上帝卻用這毫無痛苦的方式,讓她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步。頓失親人,內心儘管不捨,但不得不佩服上帝的作為,免去了婆婆對死亡的恐懼。因著聖靈的感動,我一直想在復活節受洗,卻因苦等先生一起受洗而遲遲未能決定。但奇妙的上帝居然讓他點頭同意,不僅如此,連大女兒也想一起同時受洗。哈利路亞!感謝讚美主!
我知道婆婆長年來總是為這個家的每一位成員禱告,如今,我們全家都能受洗成為上帝的兒女,相信婆婆一定很高興。盼望我在信仰的路上也能像婆婆那樣堅持,永不忘記當初那份感動!
作者:賴玉滿(台中市)
小時候,我們全家住在公務機關的宿舍,所以與一般民間信仰、風俗習慣並無太多接觸,逢年過節時,家裡也沒有祭祀祖先或膜拜神明的習慣。只有一年一度的清明節,全家族會聚集在一起祭祖,對於這類慎終追遠之事,我從不缺席。
● #默默禱告的老婦人
成年後,我在一所小學服務,學校旁有一家天主教女修道院,修女們知道我會音樂,邀請我教導教會的信徒唱歌。於是,我就在這樣的機會下走進了教會。
記得有一次,母親患了嚴重的眼疾,必須手術治療,我在醫院照顧,因為深怕手術不順利,母親恢復不了原來良好的視力,憂心忡忡,輾轉反側,終夜難眠。但是,在同一個病房中有位老婦人卻很不一樣,她態度淡然、從容,毫無恐懼之色,只見她安靜的禱告,整個人有種平安釋然的感覺。此情此景,令我印象深刻,原來成為基督徒,內心可以這麼篤定,真叫人羨慕。這一幕深深烙印在心坎裡,後來竟成為我信仰基督教、認識主耶穌的濫觴。
● #內心渴望平安降臨
有一年暑假,我三個兒女參加游泳訓練班。有天,老大突然高燒不退,不得不住院治療,後來終於痊癒出院。過了不久,老二、老三又接替生病住院。我與內人家裡醫院兩頭跑,內外奔波,身心俱疲。
豈料,隔一陣子,內人練騎腳踏車時,在下坡路段為閃避路人,不慎摔傷自己的手指,到醫院縫了幾針。不久後,我自己也因騎機車碰傷騎單車的學生,害對方住進醫院,幸無大礙。那一陣子接二連三發生的不幸事件,真是令人毛骨悚然,不寒而慄,讓我對平安產生一股強烈的渴求。
鄰居張紹麟老師是我學校同事,勸我尋找一個信仰讓心靈獲得慰藉,事業上能蒙保守,生活也有平安。我認同他的建議,當下內心浮現的第一個選擇就是基督教。從此,每逢禮拜天,我們夫妻倆就和鄰居彭太太一起去信望愛教會做禮拜,聽聖經道理,並於1977年4月7日接受吳恩典牧師的施洗,成為上帝的子民。
● #回首恩典路徑
信主後恩典不斷,記得有一次,我參加交通部觀光局日語導遊甄試,通過了筆試,二個月後要到北部參加口試。記得那天搭火車到台北車站後,我買了便當稍事休息,不知為何胃部突然感到不適,進而劇痛難耐。當下我徬徨無助,只能向上帝祈禱,感謝上帝憐憫,禱告後,我的劇烈胃痛竟奇蹟般不藥而癒。頃刻間,肚子覺得好餓,就拿起便當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,恢復體力後,我又信心滿滿的趕赴考場。
自從五十歲退休後,我重新開始了事業的第二春,成為國民外交的先鋒──導遊、領隊。年過七十歲後,我卸下職場工作,賦閒在家,頤養天年,過著愜意的生活,喜歡到教會參加查經和禱告會,追尋生命真理。
如今的我雖已髮蒼蒼、視茫茫,但心靈卻日日更新。回想自己的信仰過程,蒙受上帝的眷顧,與許多人相比,我一生過得算是順遂平安,這是何等大的恩典啊!正如聖經所言:「因為我遭遇患難,祂必暗暗地保守我,在祂亭子裡,把我藏在祂帳幕的隱密處,將我高舉在磐石上。」(詩篇27篇5節)感謝上帝揀選我,成為祂蒙福的天國兒女!
作者:林政弘(新竹縣)
我的朋友Amanda在今年夏天出國前,曾在補習班擔任五、六年級教師。她覺得很感慨,以前的孩子很幸福,可以盡情在上帝創造的大自然裡玩耍,因此培養出豐富的創意。反觀現在的孩子,有許多是手機重度使用者,有的甚至網路成癮。當沒有手機時,補習班的孩子就毫無生氣,嚴重的無聊感,導致他們常為了反對而反對。同儕間的對話,也顯得枯燥而無意義,感覺這些孩子的青春似乎很蒼白。
Amanda是個愛主的基督徒,正苦惱該如何帶給孩子(特別是男孩)「有趣的生命」時,我跟她分享過去在補習班的經驗,希望能激盪出一些新想法,也為她打氣。
★讚美力量大
我以前教的是國一男生的寫作班。他們班導師雖是教學多年、經驗豐富的國文老師,但他們班很難帶,學習意願又低,班導也感到很無力。這些孩子只是為了應付父母和學校的期待,並不是真的想學習寫作。
後來我接手這個班,一開始看到他們的作文程度時啞然無言,篇篇改到手軟。感謝上帝,給了我一個靈感。我想起諮商輔導專家蓋瑞‧巧門(Gary Chapman)曾說,接受與表達愛的方式有五種:肯定的言語(如:讚美、感謝)、精心時刻(如:談心)、接受禮物、服務的行動(如:幫太太刷馬桶)、身體的接觸(如:擁抱、拍肩)。透過這些方式,人們會感到被愛覺得自己有價值。
每個人的「愛之語」不同,但有資料顯示,「肯定的言語」對男性而言是很重要的愛之語。於是,我開始鼓勵、肯定這群男孩,即使他們的作文實在令我頭疼。神幫助我開始從那一篇篇宛如烽火摧殘過的城市、從那七零八落的文章中,尋覓到一個小小的點,然後真心、大力的肯定他們。接著,具體告訴他們怎麼做會更好。
★相信孩子的潛力
這些孩子過去學到的潛規則是:當他們表現3分好時,才能得到3分的肯定,也感覺自己只有3分的價值(滿分10分),有時沒被大人碎念就很萬幸了。那一刻,神提醒了我,不要吝於讚美,要給這些學生超過他們應得的肯定,因為話語是帶著力量的,正確的言語可以改變人的生命。
上帝也幫助我學習「相信他們的潛力」,在尚未看見成果之前,就先相信他們能做得到,正如同神也這樣對待我們。這樣的「相信」是建立在我知道他們是神所創造、祂已將許多潛力放在他們裡面的信心基礎上。我是一個老師(雖然是新手老師),我的角色就是引導他們發展那些潛力。
我用這種方式持續努力了一年。有一天,這位教了多年國文的班導,眼睛發亮、難掩興奮之情,跟櫃台同仁分享他們班的改變,說學生上課變得專注積極,寫作時也變得很認真。而且,那位班導還說,現在他也開始使用「讚美、鼓勵」的方式帶學生。我看見神很奇妙的、一點一滴改變了班上的學生,更讓我意外的是,祂也改變了那位老師的教學態度。
★改變,從肯定開始
這些學生的寫作能力並未戲劇化的突飛猛進,因為那需要時間,但他們內心對「學習」的熱情卻被悄悄點燃。當他們的生命產生強烈的求知渴望時,改變就開始,他們會覺得自己真正活著,也會對學習感到有趣。
從社會學角度來看,老師是「重要他人」,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評價並無形中成為孩子模仿與參照的對象。老師這個身分很有影響力,面對一塊塊等待雕琢的璞玉,發自真心的肯定言語,會讓孩子感覺被愛、被尊重,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。當孩子在人生歷程中受過鼓勵,長大後也會懂得去激勵別人,為生活周遭的人注入正面的能量。
相信此刻,全台灣有許多老師正在教學現場傾注心力,灌溉這些國家未來的主人翁,雕琢手中充滿無限可能的大小璞玉。適逢佳節,在此誠摯的向各位老師說一聲:老師,您辛苦了!教師節快樂!
【#幸福練習】
在這特別的日子,打個電話或為教過你的老師們禱告,獻上感謝與祝福!
作者:王秀蓉(高雄市)
二○一八年六月,我突然不能行走,先生到台中將我載回台北。我們並沒有馬上就醫。經過幾天,我因憋了一天的尿完全無法排出而痛苦不堪,於是先生陪我到振興醫院掛急診。裝了尿袋,順利排尿之後,急診醫師安排X光檢查,發現我的脊椎有爆裂性骨折,在神經外科醫生研判後,認為開刀將碎片取出並裝上支架後,就可以恢復。
#風雲起,#危機四面迎來
豈料,在開刀前,醫生看完MRI磁振造影檢查後卻說:「妳的胸椎和腰椎裡都有癌細胞,因為癌細胞吃掉脊髓,造成爆裂性骨折,碎片壓迫到神經,而使得妳的下半身癱瘓、大小便失禁。目前癌細胞擴散的情況仍不清楚,只能先取出碎片並做減壓處理,沒辦法安裝支架。」
我躺在急診病床上,茫然望著天花板,心裡想著:「原來我已經病得那麼重了?下肢癱瘓、癌細胞擴散,所以我可能隨時就會跟身旁的人say goodbye?怎麼會這樣?我才剛離開讓我身心備受煎熬的工作,正要好好開始享受人生,而這一切卻即將結束?」
當天下午醫生馬上安排我開刀,先生和教會弟兄姊妹得知消息也陸續趕來。在送進開刀房時,我內心迫切禱告:「主啊,過去我的生命是出於母親,我沒有好好珍惜,今日生命如蒙拯救,我願重新為而活。」
手術進行了七個多小時,許多人在手術房外守護著我、為我禱告。手術過程中,我竟夢到:我們在台中新家舉辦感恩禮拜,好多朋友都來我們家裡獻上祝福,好熱鬧、好開心。當我醒來時,醫生說手術很成功,我對著醫生說:「謝謝主耶穌!」醫生笑了,我又補了一句:「謝謝醫生。」
#漫漫化療路,#步步有恩典
手術結束後,醫生告知接下來的日子要使用背架支撐身體,而且要長期坐輪椅和使用助行器走路。之後我被轉到腫瘤外科,並做了一連串的檢查。腫瘤外科主任對我們做病情解釋,說我得的是乳癌四期,且是極凶惡的Her2陽性。我算是急重症病患,還好外科醫生及時搶救,才不致癱瘓。
因為我的狀況複雜,必須同時進行多種治療與復健。我在醫院整整待了三十三天,標靶化療、放射線治療及雙腳復健,樣樣不少。醫院的看護阿姨非常用心的照顧我,她就像上帝派來的天使,安慰我、扶助我。腫瘤外科主任除了以醫生身分來看我之外,也天天帶著教會的弟兄姊妹來病房為我禱告,家人也多次北上探望。在眾人愛的連結中,我漸漸恢復了精神與體力。
出院後,我開始有穩定的靈修,每每來到上帝面前讀祂的話語,內心就得到極大的安慰與力量。感謝上帝的憐憫與供應,幫助我們順利僱到一位外籍看護,從此走上一條艱辛漫長的化療之路。在這段過程中,我強烈感受到上帝在我身上的醫治大能,我非常認真的復健,即使在家裡也不敢懈怠,萎縮的雙腳終於慢慢的長回肌肉,我越走越好,心情也隨之越加喜樂。
#傷心跨年夜,#揮淚向前行
二○一八年十二月底,我感覺胸口的蕈狀突起變得越來越大,脖子的腫瘤和腋下的淋巴結似乎也都變大了。回診確認,醫生告訴我們腫瘤的確有變大,這個藥對75%的病患有效,但對我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,經過與其他醫生共同會診後,醫生決定將藥物改成口服的標靶化療藥。
二○一九年的跨年夜,對我們來說真是痛苦煎熬的一夜,我和先生在跨年的五天連假中整整哭了五天。「主啊,我們不知道祢的旨意為何,但我深信樂意賜人活命,求醫治我,讓我重新站起來,為作見證。我們屢受打擊,信心軟弱,懇求親自來幫助我們……」我傷心的向上帝哭求。
從四月起我們開始穩定到教會參加主日禮拜,聆聽上帝的話語,透過親近上帝,我的靈命重新獲得更新,禮拜結束後,我們也跟教會弟兄姊妹一起用餐,互相傳遞關懷。換了口服藥後,可以不用住院化療,先生開始帶著我到郊外四處走走。自從生病後,我已有七個月沒到過醫院以外的地方。雖然走幾步就疲累不堪,但我心滿意足,能繼續享受上帝創造的豐盛,這是何等的恩典!
#病情跌谷底,#上主伴我行
誰知,到了四月底,我的病情又有了變化。化療藥物雖然抑制住我的蕈狀突起和腫瘤,但副作用卻十分強烈,我每天嚴重腹瀉,也因為手足症導致手乾裂、腳趾和腳掌潰瘍流血。雖然痛苦,但我相信這一切都將會過去,上帝必有祂美好的旨意。
做了腦部MRI後發現有三顆腫瘤,應該是腦轉移。同時,原本縮小的蕈狀突起不但變大還開始流血。「欸,最糟的情況好像都碰到了……」我不禁苦笑。放射科醫生幫我安排二十五次放射線治療,主任醫師也將口服藥調整為第三線的標靶化療藥,這是目前台灣最後一支有效藥了。
我和先生又跌到了谷底,為什麼我這麼快就產生抗藥性了呢?「主啊,我們好軟弱,看到環境信心就動搖,求再次堅定我們!」儘管內心悲傷,仍用禱告撐住自己,深信最大醫生是主耶穌,只有祂能醫治我。
#調整飲食,#病情日好轉
開始施打新藥劑後,我調整了飲食,攝取更多蔬菜水果,每天一杯綠茶。後來醫生說我的抽血數值穩定,不需常常回醫院抽血。同時,蕈狀傷口的出血也止住,頸部腫瘤和腋下淋巴結明顯變小。
到了七月第四次住院打藥時,主任醫師確認病情明顯好轉,露出難得一見的笑容。八月初回診發現胸口的癌細胞少了很多,直到八月中再回診時,主任醫師欣喜的告訴我們:「MRI檢查結果,腦部的腫瘤也變小又變少,這次的藥真的奏效了!」感謝主!這一年多來病情忽上忽下,我的信心也起伏不定,但上帝總沒撇棄我。祂是信實的神,帶我走出黑暗,進入奇妙光明。
#愛裡重團契,#靈命日更新
自從工作後,我一直過得很不開心,雖然盡心盡力工作,環境卻令我備受煎熬。藉著這場病,上帝讓我重新省視自己的生活,也調整了我的心態,除去我心中的苦毒,學習放下姿態與家人和好,並帶領我回到教會過團契生活,與主內肢體重新連結。
在讀經禱告時,常常浮現「喜樂的心乃是良藥」及「不要害怕,我與你們同在」這兩句話,成為我們夫妻最大的安慰。
雖不知明天將會如何,但我願每時每刻安然交託主,因深知祂必與我同行。
作者:柯淑鈴